夾在快節奏城市與長工時之間的「頸梗膊痛」

喺香港,快步調 + 久坐 + 長時間用手機/電腦幾乎係每個上班族嘅日常。過去本地與華人族群研究顯示,頸痛一年期盛行率可達約 32%,而香港大學教職員等「長時間坐、用電腦」人群,一年期頸痛盛行率可高達約 59%(屬辦公族高風險組別)。PMCPubMed
2024 年針對中國(含香港)嘅疾病負擔分析亦指出,香港在 2019 年有著全國最高的頸痛時點盛行率(3.61%),反映城市生活模式與肌骨痛症的緊密關聯。JOGH

 

肩頸痠痛成因|深入拆解

1)長時間低頭用手機(「Tech Neck」)

原因:頭顱約 4–6kg;每向前傾 15°~60°,頸椎承受嘅等效負荷會急劇上升(約 12lb → 60lb / ~5kg → ~27kg),令深層頸肌長期處於拉扯、表層肌肉代償緊張,久而久之易痛。PubMed


流行病學:2025 年系統綜述+統合分析指,智能手機過度使用者出現頸痛嘅風險超過兩倍(合併勝算比 OR≈2.0)。Oxford AcademicPubMed


高風險場景:地鐵滑手機、床上追片、會議抄筆記時低頭打字。


即做建議

  • 手機/手提裝置抬至眼平;每 20–30 分鐘做 3–5 次下巴回收(chin tuck)+肩胛啟動。
  • 外接鍵盤+支架抬高筆電屏幕至眼平範圍(見第 3 點)。

 

2)久坐與「靜態姿勢」太耐

原因: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(即使係中立姿勢)都會令肌肉血流下降、疲勞累積,增加工作相關肌骨勞損(WMSDs)風險。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


門檻與劑量反應:2025 年 BMC Public Health 納入 25 項研究發現:

  • 整體「久坐」與頸痛顯著相關。
  • ≥4 小時/日風險↑;≥6 小時/日再升。
  • 手機使用風險最高,其後係電腦,睇電視無顯著。
  • 女性及僱員族群影響更大。BioMed CentralPubMed
    即做建議
  • 採用「45–60 分鐘工作+2–3 分鐘活動」或「25/5」節律;加站立工位或走動會議。

 

3)工作高度/裝置唔合身(特別係「只用手提電腦」)

原因:屏幕過低 → 頭前傾;鍵鼠過遠 → 肩外展、上斜方肌持續緊張。


權威準則

  • 屏幕上沿在或略低於眼平,屏幕中心約低於水平視線 15–20°;觀看距離約一個手臂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+1
  • 鍵盤滑鼠貼身、手肘約 90°、下背有支撐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
    即做建議
  • 筆電加支架+外接鍵鼠;椅背加腰靠;螢幕到位後調椅高。

 

4)睡眠與枕頭(姿勢+高度+質料)

原因:合適枕高可維持頸椎中立、分散壓力;過高或過低都會增加肌肉拉力與關節壓力。PMC


臨床證據

  • 系統綜述顯示,枕頭設計/高度影響醒來痛楚、睡眠質素與對齊。PubMedScienceDirect
  • RCT 顯示「功能性/彈簧結構」頸枕可改善慢性非特異性頸痛與睡眠相關指標。PMC
  • 痛與睡眠呈雙向關係;睡得太少或太多都可能放大疼痛敏感。ScienceDirectPMC
    即做建議
  • 側睡:枕高≈肩寬;仰睡:略低於側睡;避免趴睡。
  • 追求「可調高低記憶棉或乳膠」等能穩定支撐嘅枕款。

 

5)單肩負重/背包過重

原因:單邊受力導致頭前傾+肩胛不穩;重量過大會加劇頸、肩、上背負荷。


數據:多研究建議學童背包>10–15% 體重與肌骨不適、疲勞增加相關;>15% 風險更高(成人通勤雖未必逐字等同,但生物力學邏輯一致)。PMCMDPI
即做建議

  • 儘量用雙肩背包,重量**≤體重 10–15%;內容平均分布,間中換邊。

 

6)肌力失衡與活動量不足(深層頸屈肌/肩胛穩定肌)

原因前傾頭姿(FHP)常見於辦公族,與深層頸屈肌耐力↓、表層肌(SCM/上斜方)代償↑、肩胛動作學異常相關。NaturePMC


證據

  • 2025 研究:有 FHP 的慢性頸痛患者,頸伸肌耐力更低、疼痛與失能更高BioMed Central
  • 肩胛介入能降低疼痛,或有助修正頭前傾。BioMed Central
    即做建議
  • 每日 5–10 分鐘「chin tuck(頸深層屈肌)+肩胛下壓/後縮」練習;配胸肌伸展。

 

7)壓力、心理因子與系統性炎症

原因:長期壓力/焦慮會增加肌肉緊張與中樞敏化;睡眠質素下降又會放大痛覺BioMed Central


證據

  • 雙向關係:睡眠差 ↔ 疼痛加劇。ScienceDirect
  • 前瞻/遺傳研究顯示,抑鬱、情緒波動等心理因子與頸痛存在因果或強相關Jpain鴿子醫學出版社
    即做建議
  • 固定就寢時間、睡前 1–2 小時減藍光、呼吸放鬆;需要時尋求心理支援/物理治療。

 

8)「真.病理」與紅旗症狀(必須盡快就醫)

何時警覺

  • 發燒/體重下降、夜間痛、神經學徵象(手部無力、麻痺、步態不穩、大小便問題)。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acsearch.acr.org
  • 突發性頸痛+新型嚴重頭痛/面痛、眩暈、噁心等,需排除頸動脈/椎動脈夾層(CeAD)portailvasculaire.fr
  • 近期高能量外傷、感染風險、癌症病史等。PMC

 

 


 

9)本地情境:香港為何特別高風險?

數據快覽

  • 2019 年:香港係全中國頸痛時點盛行率最高地區(3.61%)。JOGHPMC
  • 辦公族:港大教職員 1 年期頸痛約 46–59%;女性、前傾頭姿與頸痛更相關。PubMedSpringerLink
  • 一般香港華人:早期研究報告 1 年期約15–32%PubMedBioMed Central
    解讀:高密度通勤+高屏幕時間+服務業比例高,令久坐+低頭成為常態,因此工位調整+行為節律喺香港尤其關鍵。

 

10)熱敷/按摩屬「輔助」,別當成唯一解

  • 熱療:可作短期止痛、放鬆軟組織,宜配合活動/肌力訓練使用。PMCMDPI
  • 按摩:最新 Cochrane 指出針對慢性頸痛的效果整體偏小且不確定;如要做,偏向足量治療劑量先較可能見到短期幫助(≥8 次/4 週、每次 ≥30 分鐘)。Cochrane LibraryCochraneScienceDirect

 

即學即用:自我檢查小清單

  • 望鏡頭:耳垂是否在肩膀正上方?若耳朵「落前」= FHP 可能。PMC
  • 坐姿 30 分鐘內有無不自覺探頭?有的話,加高屏幕+縮短鍵鼠距離。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局
  • 枕頭:側睡時,枕邊緣能填滿肩頸空隙嗎?仰睡時會否令下巴過度收緊?PMC
  • 背包:秤一秤重量,是否**≤體重 10–15%**?偏單側就改雙肩。PMC

 

數據與專家話你知

  • 香港人頸痛負擔高:香港在 2019 年於全國範圍時點盛行率居首(3.61%)JOGH
  • 辦公族高風險:本地研究(大學教職員)一年期頸痛約 59%;另有早期港人研究報告一年期 15–17%(以一般人群計),不同研究設計會導致估算差異。PubMed+1
  • 低頭用機 → 頸痛風險↑:2025 年系統綜述顯示,智能手機過度使用與頸痛顯著相關Oxford AcademicPubMed
  • 姿勢/久坐有證據:NIOSH 指出尷尬或長時間固定姿勢會增加肌骨勞損風險;電腦工位介入能減少不適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PMC
  • 睡眠與枕頭有影響:研究顯示睡眠障礙與頸痛相關枕頭高度/設計側睡更保護等要點,對減痛和舒適度有幫助。BioMed CentralPubMed+1

 

你可以即刻做的 10 個行動(落地版)

  1. 螢幕上緣 ≈ 眼平,距離約一個手臂。PMC
  2. 鍵盤滑鼠貼身,手肘約 90°;椅背有腰靠PMC
  3. 手機舉高到眼平,避免長時間低頭。Health
  4. 每 45–60 分鐘起身行 2–3 分鐘。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
  5. 側睡配合枕高(仰睡調低枕高),避免趴睡。PubMedScienceDirect
  6. 背包重量 ≤ 體重 10%、雙肩平均受力。PMC
  7. 每日5–10 分鐘下巴回收、胸椎伸展、肩胛啟動練習。PMC
  8. 管理壓力與睡眠:固定就寢時間、減少晚間藍光。BioMed Central
  9. 按摩/熱敷短時使用(10–20 分鐘),作為運動與姿勢調整的輔助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
  10. 若出現麻痺、放射痛、頭暈/暈厥、創傷史等,及早求醫

 

保養肩頸好幫手:3ZeBra頸椎熱敷牽引枕

牽引枕使用原理十分簡單,利用精心設計的完美弧度,利用地心吸力將受壓彎曲的頸椎逐步矯正,從而讓不合理的壓力得到分散,減少痠痛。原理很簡單,可是設計精巧卻很困難,因為是利用地心吸力,所以如果在製作中有些微差距,但會導致頸椎弧度更曲,每日使用反而會加強痠痛。

 

市面上有很多相似的牽引枕,可是大部份都是樣貌像,用下來卻完全感受不同,要使用質量好的才有用。3ZeBra推出的頸椎熱敷牽引枕經過與多方廠商的測試,務求每一個細節都盡善盡美,大部份用家使用後都說肩頸痠痛得到改善

 

參考與來源

  • 香港/華人頸痛盛行率:Hush JM 2006(提及香港華人 1 年期 32%)、Chiu TTW 2002(港大教職員 1 年期 59%)、Lau EM 1996(香港華人一般人群 15–17%)、JOGH 2024(香港 2019 時點盛行率 3.61%)。PMCPubMed+1JOGH
  • 裝置使用/Tech neck:系統綜述與後續 PubMed 版本(2025)。Oxford AcademicPubMed
  • 姿勢/工位證據:NIOSH 2024 風險因子指引;工位介入研究。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PMC
  • 睡眠/枕頭:系統綜述與臨床研究(枕頭設計、枕高、睡姿);睡眠障礙與頸痛的縱向研究。PubMedPMCScienceDirectBioMed Central
  • 負重/背包:負重對頸肩姿勢與疼痛之影響。PM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