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代人的「低頭危機」

你有冇試過:成日低頭用手機、做完一日電腦返屋企覺得頸硬膠膠、甚至向後抬頭時會拉扯痛?呢啲就可能係「烏龜頸」嘅警號。

根據《香港物理治療學會》2024年調查,超過 62% 嘅打工族 每日使用電子產品超過9小時,其中有 近一半人出現頸椎不適或僵硬問題。而長期姿勢不良、缺乏運動、再加上壓力積累,會令頸椎曲度慢慢變直,最後形成所謂嘅「烏龜頸」。

 

什麼是「烏龜頸」?

「烏龜頸」(Forward Head Posture),係指頭部向前突出、肩膀前傾,頸椎由原本自然嘅C形弧度變直甚至反彎。呢種姿勢令頸椎承受過多壓力,就好似一個5kg重嘅頭,每向前傾15度,就會增加多一倍壓力——低頭45度時,等同喺頸上掛住一袋12公斤重物!

📊 美國脊骨神經醫學期刊(Journal of Chiropractic Medicine)指出,長期烏龜頸除咗會令頸痛加劇,仲可能引起:

  • 頭痛、頭暈
  • 肩膊繃緊、手臂麻痺
  • 胸悶、呼吸不暢
  • 睡眠質素下降

 

「烏龜頸」的主要成因

1️⃣ 長期低頭使用電子產品

「低頭族」幾乎係烏龜頸嘅最大元兇。當頭長期前傾時,後頸肌群會被迫用力支撐,導致肌肉緊繃甚至發炎。

香港脊醫Dr. Kelvin Chan 指出:「低頭時間每增加一小時,患上頸椎退化性改變嘅機會上升約10%。」

2️⃣ 坐姿或枕頭高度不當

辦公室椅背太低、桌面太高、或睡眠枕頭太厚,都會令頸椎長時間處於不自然角度,導致烏龜頸逐步形成。

3️⃣ 缺乏運動與伸展

長期缺乏頸肩肌群訓練,令支撐頭部嘅肌肉鬆弛,頭自然會慢慢前傾。加上香港人工作繁忙,返到屋企又攤喺床度滑手機,令情況惡化。

4️⃣ 情緒壓力與精神緊張

壓力大、情緒緊張時,肩頸肌肉會自然繃緊,血液循環變差,令頸椎壓力增加。

 

「烏龜頸」對身體健康的長遠影響

別以為烏龜頸只係外觀問題。長遠嚟講,它可能導致:

  • 頸椎退化加速:椎間盤承壓過大,軟骨組織磨損加快。
  • 神經壓迫:造成頭暈、耳鳴、手指麻痺等症狀。
  • 呼吸功能下降:頭部前傾會壓迫胸腔,令呼吸變淺。
  • 睡眠質素下降:頸部僵硬會干擾深層睡眠。
  • 面部下垂與雙下巴:姿勢長期錯誤會影響面部線條與肌肉鬆弛。

 

改善「烏龜頸」的實用方法

✅ 1. 每日3分鐘伸展運動

每日花少少時間都可以改善:

  • 下巴收縮練習(Chin Tuck):保持背直,慢慢將下巴往後收,維持5秒,重覆10次。
  • 頸後伸展:用雙手輕壓後腦,慢慢低頭,感受後頸伸展。
  • 肩胛骨擠壓運動:雙手自然垂下,將肩胛骨向後夾起5秒,重覆10次。

👉 專家建議:每日進行2至3次,每次3-5分鐘,持之以恆可改善姿勢及減輕頸痛。


✅ 2. 改善工作環境

  • 螢幕應與視線平行,距離約45-60公分。
  • 使用人體工學椅,保持背部支撐。
  • 每工作40分鐘起身走動或伸展一次。

✅ 3. 熱敷與牽引放鬆

《香港物理治療學報》2024研究發現,熱敷能提升血液循環 38%,肌肉張力減少 26%
配合適度頸椎牽引,能令頸部肌肉放鬆並恢復頸椎自然弧度。


✅ 4. 使用輔助工具——3ZeBra 頸椎熱敷牽引枕

3ZeBra 頸椎熱敷牽引枕係一款結合恆溫熱敷 + 人體工學牽引設計的家用護頸枕。

💡 功能特點:

  • 恆溫熱敷:促進頸部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僵硬。
  • 頸椎牽引設計:模擬物理治療師角度,恢復C形曲線。
  • 可日常使用:每日10-15分鐘即可放鬆頸椎。

物理治療師陳子軒表示:「熱敷與牽引結合能加速筋膜放鬆,長期使用可明顯改善姿勢及減輕頸痛。」

 

預防勝於治療:建立健康姿勢習慣

想遠離烏龜頸,最重要係養成正確習慣:
1️⃣ 睡眠時選擇高度合適嘅枕頭(頭頸呈自然弧度)。
2️⃣ 駝背時提醒自己挺胸收下巴。
3️⃣ 每日少滑手機,多望遠放鬆頸肌。
4️⃣ 定期進行頸椎檢查。

 

總結

「烏龜頸」已經唔再係老人家嘅問題,反而係每個香港上班族同學生都可能有嘅都市病。只要及早察覺、調整姿勢、加上熱敷牽引輔助,就能有效舒緩與改善。

 

💬 記住: 好的姿勢唔只係為咗外觀,更係為咗你嘅健康。想喺家中方便護頸,3ZeBra 頸椎熱敷牽引枕會係你每日放鬆的好幫手。